旅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05-96960

主页 > 签证资讯 > 旅游保险 >
旅游目的地-奥地利
发布日期:2019-01-26 20:41编辑:厦门签证网

音乐之邦——奥地利(Austria)
 
(一)基本概况
1.旅游环境
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是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面积为 8.39 万平方千米。因奥地利是东欧和西欧之间的必经之路,素有“欧洲心脏之国”和东西方“十字路口”的美称,也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奥地利是一个山地国家,境内山地占 70%,东阿尔卑斯山脉的 3 条支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洛克纳山海拔 3797 米,为全国最高峰。北部是高原,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东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和平原。主要河流为多瑙河。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

奥地利属温带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1 月平均气温-2℃,7 月平均气温 19℃。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约 700~1000 毫米。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
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是奥地
利的传统工业,但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森林、水力、矿
藏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 44%。农业发达,农产品自给有余,机械化程度高。

2.历史与文化
公元前 400 年,克尔特人曾在此建立诺里孔王国。中世纪早期,日耳曼人中的哥特人、巴伐利亚人等来此居住。12 世纪中叶形成公国。13~19 世纪由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815 年成立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 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1867 年同匈牙利合并为奥匈帝国,直到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建立奥地利共和国。1938 年 3 月被纳粹德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作为德国的仆从参战。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曾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55 年恢复独立。奥地利国民议会并于 1955 年 10 月 26 日通过“永久中立法”,奥地利成为中立国家,10 月 26 日被定为奥地利国庆日。

奥地利国旗自上而下由红、白、红 3 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 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国徽为一只鹰。鹰是奥地利的标志,鹰头上的金冠象征市民,鹰爪中握着的金色锤子和镰刀象征农工,鹰胸前盾面为国旗图案,鹰爪上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奥地利的国歌是《让我们拉起手来》。奥地利国花是白雪花、火绒草。国鸟是家燕,奥地利人认为燕子会给人带来活力和吉祥,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造福于人的使者。

奥地利最有名的当数音乐和歌剧,素有“音乐之邦”的美称。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等,都是名扬世界的音乐家。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是为纪念莫扎特诞辰而举行的活动,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 1869 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人口 817 万(2004 年),91%为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官方语言为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3.习俗礼仪
奥地利人极为重视礼貌,即使是和陌生人相遇,他们也惯于打个礼节性的招呼。奥地利人在官方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女人与男宾相见时,也惯施屈膝礼,同时还礼貌地将右手伸向对方,以使对方回敬吻手礼。初次应邀到奥地利人家里去拜访时,可以送些鲜花或巧克力之类的小礼物。

在饮食方面,奥地利人很注重菜肴的营养成分。他们的口味一般偏重,喜欢咸、辣、甜味。许多人继承了日食五餐的传统。奥地利人不喜欢在新年期间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象征不吉利。

奥地利人喜欢绿色,认为绿色象征着美好和吉祥。他们新年早晨最愿碰见烟囱清洁工,认为遇见他们是吉利的好事。他们喜欢别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征和谈论自己的成就。切勿把奥地利人称作德国人,他们虽然讲同一种语言,但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各自有其独特的习俗和价值观念。

(二)主要旅游城市及名胜
奥地利美丽的多瑙河和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色,为它赢得了“绿色王国”、“森林之国”和“中欧花园”的美称,也带给音乐家们无限灵感。壮美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爱好者和冬季运动爱好者的理想去处;数百个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闲和水上运动的好地方。青山绿水、音乐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的旅游者来此探访。

奥地利国家虽小,但迄今为止已有八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维也纳老城、舍恩布龙宫(美泉宫)、萨尔茨堡老城、格拉茨老城、多瑙河畔的瓦豪风景区、中欧最大的平原湖新希德勒湖、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哈尔施塔特、欧洲第一条山间铁路谢莫林。

1.维也纳(Vienna)
首都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城市,奥地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的维也纳盆地之中,占地面积 415 平方千米,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 1800 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1137 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邑。13 世纪末,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 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 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只要提起维也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因为这里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漫步维也纳市区,几乎到处可以看见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城市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维也纳内环城路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塑像最集中的地方。在这条环城路的城市公园里,竖立着奥地利音乐家“华尔兹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莫扎特的雕像坐落在内环城路皇宫公园的中心,贝多芬的雕像耸立在内环城路上的一个广场中央。

维也纳城区房屋多顺山势而建,重楼连宇,层次分明。登高远望,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市内街道呈辐射环状,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三层。两旁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以内为内城。内城即老城,这里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塔耸立蓝天,在高层建筑不多的城区显得格外醒目。环形大道两旁为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环形大道与另一相平行的环行路之间是城市的中间层,这儿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第二环形路外为外层,在外层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面是别墅区、公园区、宫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在这众多的宫殿中,以位于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龙宫引人注目,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繁荣时期的一个遗迹。

(1)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 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 17 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 年 5 月 25 日,在此首场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从此拉开了辉煌的序幕。1945 年,国家歌剧院毁于战火,战后重建工作持续了 10 年。1955 年 11 月以演出贝多芬的歌剧《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砌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 6 层,可容有座观众 1600 多人。

(2)维也纳音乐厅(Music Hall Vienna)是维也纳最古老,也是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 年,1869 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0 年1 月 6 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自 1939 年开始,每年 1 月 1 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 年又重新恢复。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的铁柜里藏有音乐大师们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

(3)舍恩布龙宫(Schonbrunn Castle in Vienna)亦称“美泉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避暑离宫,位于维也纳西南部。1694 年由玛利亚•特利萨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宫殿占地 2.6 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宫内共有 1400 多个房间,其中 44 间是以 18 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装修的。此外,还有以东方古典样式装修的厅堂,如镶嵌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和饰以泥金和涂漆的日本式。房间内部的饰品和陈设也与建筑风格相一致,在琳琅满目的陶瓷摆设中,尤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彩瓷大盘和描花古瓶最为珍贵。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设宴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在长廊上,挂满了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的肖像和记录他们生活场景的图画以及玛利亚• 特利萨女王的 16 个女儿的肖像画。在房间和回廊的拐角处是各种式样的火炉,其中俄式的大火炉造型最为奇特。在宫殿北侧是一座占地 2 平方千米,仿凡尔赛宫风格的后花园。

2.萨尔茨堡(Salzburg)
萨尔茨堡是萨尔茨堡州首府,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也是音乐艺术中心,被誉为“音乐之城”。位于奥地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山麓,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古罗马时期萨尔茨堡就是当时的贸易中心。1077 年设市,公元 8~18 世纪为天主教大主教驻地和活动中心。这里的建筑艺术可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

城市坐落在萨尔察赫河两岸,偎依在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城内古堡、皇宫、教堂林立。建于 11 世纪的霍尔亨萨尔茨堡,历经900 多年风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米拉贝尔宫原是 17 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宫,18 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的游览中心。宫殿正门是草坪、花圃、喷水池,四周环绕着 20 余座以希腊神为题材的大型石雕。城南有 17 世纪建造的皇家花园,以“水的游戏”著称。花园内有一座玲珑的假山,山洞内可以听到 26种不同的鸟鸣,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空山鸟语其实是流水发出的声音,非常有趣。这里还有一处机械装置的舞台,利用水流的原理使 156 个活动的小人台上扮演 300 多年前一个小镇的生活场面。

萨尔茨堡在历史上以音乐之城闻名,大作曲家莫扎特在 1756 年出生于此,现有莫扎特纪念馆,馆前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扎特全身铜像,市内还有莫扎特歌剧院,每年都将在此举行纪念莫扎特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盛况空前。莫扎特故居(Mozartst Seburtuts)是奥地利 18 世纪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出生的地方,位于市中心粮食大街 9 号。这是一座金黄色的 6 层楼建筑,公元 1756 年 1 月 27 日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莫扎特 14 岁被任命为宫廷乐师。1781 年,他向宫廷提出辞呈,迁居维也纳,从而打开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大门,直到 1791 年 1 月 5 日逝世。为了纪念他,1917 年把这里辟为莫扎特故居和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莫扎特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木琴和钢琴,亲笔写的乐谱、书信以及亲自设计的舞台剧蓝图等。馆内如今还珍藏着莫扎特的一缕金色头发。故居前面是莫扎特全身铜像。

相关推荐
签证常识
表格下载
旅游保险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5-96960

0592-8989333

0592-8966866

0592-8366966

公司微信

XMvisa

紧急电话

13799288166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日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