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之国——荷兰(Netherlands)
(一)基本概况
1.旅游环境
荷兰王国(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简称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面积 4.19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 1075 千米。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意为“低地之国”,其地势低平,2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最低点海拔―6.7 米,60%的国土海拔不超过 1 米。全境可分为西部沿海低地区、东部波状平原区、中部和东南部高原区三部分。位于荷兰东南部的瓦尔瑟山,海拔 321 米,是荷兰最高的山峰。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
荷兰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1 月平均气温 2~3℃,7 月平均气温 16~17℃,年平均降水量 765 毫米。
荷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工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荷兰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机械化。畜牧业和花卉、蔬菜园艺业占重要地位。其中,花卉是荷兰非常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花卉产量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 3.5%。全国共有 1.1 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 40%~50%,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郁金香是其中种植最广泛的花卉,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荷兰也因此成为“郁金香王国”。
2.历史与文化
荷兰人在历史上曾长期受外族统治,于 1463 年正式成为国家。16 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 世纪初受西班牙统治。1566~1568 年掀起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579 年北部 7 省联合,1581 年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1648 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17 世纪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18 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795 年法军入侵,1806 年在法国统治下成立荷兰王国,1810 年并入法国。1814 年脱离法国,1815 年同比利时成立联合王国(1830 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1848 年成为君主立宪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宣布中立,但 1940 年 5 月被德国军队侵占,战后恢复独立。
荷兰国旗有红、白、蓝三个相等的平行长方形自上而下排列组成,旗帜可追溯到 1568年的反西班牙独立战争,但今天这种排列是 1937 年规定的。蓝色表示国家面临海洋,象征人民的幸福;白色代表人民纯朴的性格特征,象征自由、平等、民主,红色代表革命胜利。荷兰国徽即奥伦治•拿骚王室的王徽,为斗篷式。顶端带王冠的斗篷中有一盾徽,蓝色盾面上有一只头戴三叶状王冠的狮子,一爪握着银色罗马剑,一爪抓着一捆箭,象征团结就是力量。盾徽上面有一顶王冠,两侧各有一只狮子,下边的蓝色饰带上写着威廉大公的一句格言“坚持不懈”,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荷兰的国歌是《威廉•凡•那叟》。荷兰国花是郁金香,国鸟是白琵鹭,国石是钻石。荷兰人口大约1610 万(2002 年),90%为荷兰族人,此外还有弗里斯族。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居民 42.6%信奉天主教,30%信奉基督教新教。
3.习俗礼仪
荷兰可以说是一个海上民族,长期与海洋打交道养成了荷兰人勤劳、自信、开朗、热情的性格,“海上马车夫”的辉煌历史也造就了荷兰人善于交往的能力。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
荷兰人时间观念强,讲究准时。如果应邀到荷兰人家做客,请记住带花送给女主人,花的数量是单数,5 朵或 7 朵最好。在荷兰较受欢迎的谈话内容是旅行和体育。
荷兰人的国菜是胡萝卜、土豆、洋葱一起烹煮的“三合一”。早餐一般吃涂奶油或者奶酪的面包,晚餐作为正餐,一般是两菜一餐。荷兰人不爱喝茶,以爱喝牛奶而闻名,牛奶对荷兰人来说是用来解渴的。荷兰人倒咖啡特别讲究,只到杯子的 2/3 处。
4.荷兰风车
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荷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从 13 世纪荷兰人就开始修筑海堤,700 多年来他们先后筑堤 2400 多千米,与此同时造出了 7100 多平方千米的良田。如今荷兰国土的近 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1408 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因为荷兰地势平坦、多风,因而风车很快便得到普及。18 世纪中叶,荷兰风车十分普及,多达 1 万多座,现在仍然保存 1000 座。风车不仅用于辗磨谷物、加工大麦,还用于把原木锯成桁条和木板,制造纸张,以及从各种油料作物中榨油和把香料磨碎制成芥末等多种用途。荷兰风车已经成为荷兰风光、民族的象征以及“国家商标”。一座座高达 9 米的抽水风车,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营造生息的家园。随着科技的发展,风车逐渐“退役”,但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的风车,仍然忠实地在荷兰的各个角落运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荷兰人感恩于风车是他们发展的“功臣”,因而确定每年 5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荷兰的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
在距阿姆斯特丹 20 千米的地方,有一个桑达姆风车民俗村,是一座具有浓郁荷兰特色的露天博物馆。这里保留着 16、17 世纪的旧式建筑、传统工艺,并融合了现代化生产方式。它的环境与建筑富有特色,房屋和小桥均为木制,完全保留工业化时期的木质结构和风格。民俗村集生活与旅游于一体,以其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庄重古朴的老式建筑、传统的工艺展示和古老的风车每年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在民俗村,有现场使用传统工艺制作木鞋、奶酪的作坊。现在荷兰人已经很少穿木鞋了,只是在一些乡下,偶尔还见到在田里或马厩工作的农夫还穿着它。但荷兰人仍继续制造他们的木鞋,几乎每个纪念品专卖店都卖有色彩鲜艳、大小各异的木鞋,它是很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二)主要旅游城市及名胜
荷兰有许多值得观赏玩味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诱人的郁金香、古老的风车、神奇的木鞋、遍地的绿草和悠然自得的奶牛,构成了荷兰独特的风景画,也带给游人无限的梦幻与想象。
1.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位于艾瑟尔湖西南岸,是一座地势低于海平面 1~5 米的“水下城市”。城里河网密布,阿姆斯特尔河从市内流过,全市有 90个小岛,160 多条运河和 1200 多座桥梁,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称。由于地少人多,河面上泊有近 2 万家“船屋”。以前整个城市都靠高高的堤坝保护,建筑物则靠无数的粗大木桩支撑着,以防沉陷。城市就像架在无数个木桩之上。位于市中心的王宫,地基下打着近1.3 万根粗大的木桩,因而阿姆斯特丹又有“木桩撑起的首都”之称。
中世纪初,这里还仅是个小渔村。16 世纪末,阿姆斯特丹已成为重要的港口和贸易都市,并曾于 17 世纪一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文化中心。1806 年成为荷兰王国的首都,但只是王宫的所在地,王室、议会、首相府、中央各部和外交使团仍设在海牙,这在世界各国的首都中,是独一无二的。钻石交易早在 16 世纪时已引进荷兰,至今阿姆斯特丹仍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钻石中心之一,有“钻石之都”的美誉。
阿姆斯特丹又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名城,全市有 40 多家博物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都集中在博物馆广场。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各种艺术品 100 多万件,其中不乏蜚声全球的伦勃朗、哈尔斯和弗美尔等大师的杰作。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梵•高美术馆以收藏 17 世纪荷兰艺术品而闻名,梵•高去世前两天完成的《乌鸦的麦田》和《吃马铃薯的农夫》就陈列在这里。此外,博物馆广场不容错过的还有享有“古典音乐殿堂”之称的国家音乐厅,这儿也是阿姆斯特丹国家管弦乐团的根据地,于 1888 年兴建完成。这座屋顶上以金色竖琴为标记的白色建筑物,其音响效果极佳,名列世界第三。
阿姆斯特丹是水城,船只可以在市区运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区的任何地方。市中心的达姆广场是该市的心脏,广场旁坐落着著名的王宫。乘着观光游船可以循着河道顺次造访阿姆斯特丹的各处风景名胜和观赏水城的风情。
(1)荷兰王宫(Koninklijk Paleis)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为 17 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1810 年在法国统治荷兰时,成为拿破仑的行宫。这是一座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设计和装饰全出于荷兰名建筑师和装饰师之手。建筑师范朋克是画家,在意大利学画时兼攻建筑,回国后开始设计这座宫殿的工程。王宫的内部装饰和布局则为名雕刻家奎宁尼亚斯兄弟的杰作。宫殿正面有围以黄铜栏杆的拱形游廊。宫内大厅设“法座”,法座的背景是象征正义与法律的精美浮雕,法座华盖上绘着东半球的地图,反映了 17 世纪的荷兰作为一个海上殖民强国的意图。大厅四壁是大理石雕塑,拱形天花板上绘有神话故事,画工逼真,栩栩如生。进入内厅的两个门楣上,一边饰以立体的大理石雕的小天使,另一边饰以平面的图画小天使,且两边的形象毫无二致,不经指点几乎分辨不出雕刻与绘画的不同。沿内厅的楼梯而上可到装饰庄严肃穆的公民厅,在厅两侧的各部门办公室的门框上,都雕刻着象征这些部门的艺术形象。壁炉上方挂着许多有关荷兰历史的名画,其中一室专挂荷兰各省市的盾徽。方形长廊上陈设着形形色色的各国礼品,其中有当年清朝政府赠送的整套贝嵌乌木桌椅。站在公民厅的阳台上,阿姆斯特丹的市景奔来眼底。宫前的小广场为全市中心点。
(2)库肯霍夫公园(Keukenhof)位于盛产球茎花田的中心城市阿姆斯特丹以南的利瑟(Liess)小镇,是世界最大的球茎花园,也是每年荷兰花卉游行的必经之路,占地 28 万平方米。“霍夫”意为城堡中的庭院,用于打猎和种植蔬菜及药草以供厨房膳食,“库肯”意为厨房,据说这就是 1949 年开放的鲜花公园——库肯霍夫名字的起源。公园四周环绕着多采缤纷的花田,每年的 3 月底,这里就会有 600 多万株的鲜花展露独特的风采。色彩斑斓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花,以及各类的球茎花构成一幅繁茂的色彩,尤其是粉紫、鲜黄、嫩红、纯白的数百种郁金香花,更是争奇斗艳。除了室外缤纷绚丽的花海,展览馆内也有各种各样的花展、花卉栽培的示范活动,以及绘画和摄影的展示。另外,主题花园的设计,更是园艺爱好者规划自家花园的灵感来源。当然也有特别为儿童设计的探险之旅、花园迷宫、牧场等活动。
2.鹿特丹(Rotterdam)
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口地区新马斯河两岸,距北海 28 千米,鹿特丹港港区面积约 100 平方千米,码头岸线长约 38 千米,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全年进港停泊的远洋轮达 3 万多艘。目前是西欧共同体货物集散中心之一,有“欧洲的门户”之称。炼油、化工、造船等工业发达,它是欧洲最大的炼油基地和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同时也是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贸易中心。鹿特丹市年产值约占荷兰国民收入的 13%。市区两部分由 4 条河底隧道连接,并建有世界贸易中心。
鹿特丹拥有港口、博物馆及其他众多观光景点。登上高达 185 米被称为“欧洲桅杆”的高塔,可鸟瞰全市。该塔建于 1960 年,是为了迎接当年在鹿特丹举办的花展而建的,每年来此游览参观者逾 30 万人,该建筑也是鹿特丹的象征和荷兰的一 个著名景点。在塔身32 米处是航海博物馆,里面陈列许多航海资料和实物;100 米处是一个旋转餐厅,人们在此可边品尝佳肴,边观赏周围景致。
鹿特丹的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战后鹿丹人修复和重建了在战争中被炸毁的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如市政厅、圣劳伦斯教堂等,恢复了他们的历史面貌。此外还新建了许多风格各异新奇独特的公共建筑的民宅。因此,鹿特丹也有“建筑博物馆”之称。
鹿特丹还经常组织一些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比如鹿特丹国际马拉松赛、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
3.海牙(The Hague)
海牙位于西南海岸、距北海 6.4 千米的砂地平原上。是荷兰政府和议会的所在地,荷兰第三大城市、南荷兰省首府,荷兰的政治、商业和金融的中心,也是国际会议的中心。13 世纪以来,海牙一直是荷兰的政治中心。19 世纪初首都迁往阿姆斯特丹以后,议会、首相府和中央政府各部仍设在这里。
海牙,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伯爵家的树篱”,最初这里是荷兰贵族们的狩猎驻留地。1248 年建立城堡。1280 年四周建起了“爵士宫”等建筑,13 世纪成为皇家的行宫,后来成为总督的住地,并逐渐形成了城市的核心部分,称为“宾尼霍夫”(内院)。14 世纪,王宫区西面建起了村庄。1580 年荷兰最早的议会会议就在“宾尼霍夫”(内院)里举行。1585年尼德兰联合省和荷兰省府机构迁到这里。17~18 世纪,市内的建筑不断增加,修起了运河、建起了港湾,渐渐成了全国政治的中心。19 世纪初,荷兰首都迁往阿姆斯特丹,但王宫、议会、首相府和中央各部仍留在这里。从 17 世纪起,海牙逐步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城市,一些国际性会议常在这里举行。1668 年英国、瑞典和荷兰三国同盟条约以及 1717 年英国、法国和荷兰三国同盟条约均在此签订,1899 和 1907 年两次国际和平会议也在这里举行。至今,在城市郊区还完好地保存着一座名为“林中之屋”的别墅,这就是第一次和平会议的会址。1913 年建造的和平宫雄伟巍峨,是国际常设法庭所在地。1969 年又建成了荷兰会议中心,每天可容纳 9000 名代表。不少大石油公司的国际总部也设在这里。海牙市内有美丽的公园,邻近是平缓的海滩,这里交通便利,被称为“欧洲最大最美丽的村庄”。辟有欧洲最大的野营公园。著名建筑有诺尔登德宫、毛里修斯宫等。附近的斯维宁根海滨是荷兰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在此可饱览碧波万顷的北海,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1)和平宫(Peace Palace)是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在地,位于海牙市郊的著名建筑。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大会决定建立仲裁常设法庭,和平宫就是为仲裁常设法庭而建。它建于1907~1913 年,是一座四方形两层建筑,带有两座尖耸的高塔,周围有茂密的林木环抱,环境清幽、宁静。在建造过程中,各国政府捐献了建筑材料和供内部陈列的工艺品,象征各国协力缔造和平之意。大厅全部采用大理石,并饰以金色浮雕,庄重肃穆。大厅中间是主楼道,正中坐落着一座由美国捐献的司法女神雕像。楼上有一命名为“日本厅”的会议室,全部的装饰和陈列品都由日本捐献。中国捐献了四个一人多高、红木底座的景泰蓝花瓶,这些花瓶现在仍然陈列在底楼的楼道上。
(2)马都拉丹小人国(Madurodam)是一座面积仅为 1.8 万平方千米的微型“城市”,位于海牙市郊。城内汇集了以 25∶1 的比例缩小的荷兰国内 120 多座著名建筑和名胜古迹。阿克马的乳酪集市、和平宫、水坝广场的王宫,还有阿姆斯特丹和台夫特运河沿岸的房舍等著名的荷兰景观,都可以在小人国中一览无遗。在全长 4.5 千米的铁路上,火车向四面八方行驶,风车旋转,平底小船在运河上来回穿梭。这里数以千计的“居民”都是寸把高的“小人”。“模型城”建于 1952 年,是马都拉夫妇为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的儿子而出资建造的,作为献给荷兰儿童的一件礼物。“模型城”有自己的城徽,市长由当今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担任,市议会议员由海牙 30 名海牙小学生组成。1972 年,马都拉丹被“荷兰城市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