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风度——英国(United Kingdom)
(一)基本概况
1.旅游环境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and Northern Ireland),位于欧洲西部,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南隔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有“英伦三岛”之称)、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总面积 24.41 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11450 千米。
英国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主岛的东南部多平原低地,北部和中西部多丘陵和山脉。格兰扁山脉的主峰尼维斯山海拔 1343 米,是大不列颠群岛的最高点。英国河流湖泊众多,塞文河长 354 千米,是大不列颠岛上的第一长河;发源于科茨沃尔德山的泰晤士河,流经牛津、伦敦等大城市,河口形成三角洲,注入北海,全长 354 千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
英国气候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 10℃,1 月平均气温5℃,7 月平均气温 15℃,很少出现高于 32℃或低于-10℃的酷热和严寒天气。全年的降水分布较为均匀,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670~2540 毫米。经常下雨是英国气候的显著特点,因此英国人出门带伞的形象传遍世界。
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 世纪下半叶工业曾占世界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经济实力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四位。英国工业发达,以机器制造为主,钢铁、化学、石油精炼、电子、采矿、纺织等部门也很重要。航空工业的规模居西欧首位。服务业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服务业现在已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 66%的比例,并占到就业人口的 75%。其中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英国在金融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海外银行和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市场。英国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力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渔业、畜牧业较重要。作物以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为主。
2.历史与文化
公元前,大不列颠岛上住着克尔特人等。公元 1~5 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受罗马帝国统治,公元 5~6 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移入。7 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829 年始称英格兰王国。1066 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6 世纪中叶开始海外殖民掠夺。1707 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 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改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 世纪末,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侵占了比本土大 150 倍的殖民地,面积和人口均占世界总面积和总人口的 1/4,号称“日不落帝国”。1921 年爱尔兰南部 26郡脱离其统治,遂改国名为今名。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帝国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只剩下组织松散的“英联邦”。英国自诺曼底王朝后,历经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到温莎王朝,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 年 2 月 6 日继立)是温莎王朝的第 4 代君主。
英国国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其实是由 3 个十字共同组成,意为“联合旗帜”。此旗产生于 1801 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的蓝地白色交叉
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英国国徽即英王徽。图案的中心为一盾徽,盾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上 3 只金狮,象征着英格兰;右上角有象征苏格兰的金地上半站立的红狮;左下角为象征爱尔兰的蓝地上金黄色竖琴。盾的上端饰有代表王权的王冠。盾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只头戴王冠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相扶。盾的周围用法文写有“恶有恶报”的字样;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写着“上帝和我的权利”。英国的国歌是《上帝保佑女王》,国花为玫瑰花,国鸟是欧洲知更鸟(红胸鸽),被称为“上帝之鸟”,国石是钻石。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拥有大批优秀作家和诗人,英国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对西方文学都有重大影响。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创作了《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37 部作品。此外还有拜伦、雪莱、狄更斯、哈代、萧伯纳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家。
英国人口已达到 6020 万(2005 年 6 月),其中英格兰人占总人数的 83.7%,其余为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基督教是英国的传统宗教,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也称圣公会教。此外还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佛教。
3.习俗礼仪
悠久的历史和孤立的地理位置,使英国人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习惯。英国是典型的绅士淑女之乡,生活保守,讲究传统,特别尊重个人自由,喜欢独处,不经邀请或约定到英国人的家里去拜访是非常失礼的举动。英国人寡言含蓄,熟人之间最普遍的话题是“天气”。与英国人谈话不要将政治倾向作为话题,决不能将皇家的事作为谈笑的资料。“不管闲事”是英国人的座右铭。英国人讲究服装得体,注意社交礼仪,奉行“女士优先”的原则。对英国人要避免使用 English(英格兰人)这个词,而要用 British(不列颠人)。
英国人不善于烹饪,饮食简单、口味清淡,他们特看重饭桌上的礼仪,对饭菜本身并不在意。英国人爱吃牛羊肉、烤面包,他们创造的炸鱼、土豆条和三明治成为现代快餐业的标志。英国人每餐后都吃水果,进餐时喝酒,一般爱喝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但绝不劝酒,更不灌酒。喝茶是英国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每个英国人年均消费的茶叶量在西方各国中居于首位。看书、喝茶、足球和园艺是英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酷爱养狗是英国人生活中的一大特色。
英国人普遍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是不祥的日子。在社交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在大庭广众面前,忌讳交头接耳,更忌讳拍打对方的肩膀。
(二)主要旅游城市及名胜
英国这个风景如画的岛国,风景名胜是数不胜数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遗产名录的有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和圣玛格丽特教堂、巴斯城、布莱尼姆宫、达拉谟的大教堂和城堡、圭内斯的爱德华国王城堡、亨德森岛、艾思布里奇峡谷、哈德里安防御墙、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包括方廷斯修道院遗址)、斯通亨奇和埃夫伯里及相关遗迹、坎特伯雷大教堂、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和圣马丁教堂、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 、近海的格林威治 、古奥克尼中心、“巨人之路”和海岸的堤道、圣基达尔火山群岛、戈夫岛野生保护地等处。首都伦敦是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宫、大英博物馆等。此外,爱丁堡、巴斯城等地也有不少名胜古迹。
1.伦敦(London)
首都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最大的海港和首要工业城市。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两岸,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 88 千米。
公元 1 世纪,罗马人渡海入侵不列颠,在此建城,这里曾是罗马人的主要兵站并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1965 年官方将伦敦改为大伦敦,大伦敦由伦敦城、东伦敦、西伦敦、南区、港口区等 33 个行政区组成。泰晤士河从西到东把伦敦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在河的北岸、全市的中央是著名的伦敦城,以城为界,其东为东伦敦,其西为西伦敦,河的南岸为南区,港口指伦敦塔桥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间的地区。
伦敦城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已有 600 多年的金融业历史,集中了全英国最大的银行、交易所和各种企业管理机构。素有“银行家的银行”之称的英格兰银行,矗立在伦敦城中心,高 8 层,底层的四周没有窗户是这座建筑物的特色;位于惠廷顿路的伦敦五金交易所,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是控制五金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中心。西伦敦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门的所在地,拥有众多大商店、剧院和高级住宅区。东伦敦和南区是工商业区和住宅区。
伦敦是一座驰名世界的旅游城市,英国旅游景点的精华所在,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文物古迹。有建于伦敦城东南角的塔山上的伦敦塔;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宫;英政府的“心脏”唐宁街 10 号(英国首相府);坐落在市区西部的海德公园是伦敦最大的公园。公园内有著名的“演讲者之角”,又称“自由论坛”;在离伦敦城 8 千米的泰晤士河畔,有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山,过去皇家天文台曾设于此。伦敦其他著名的旅游点还有伦敦动物园、皇家植物园、特拉法加广场、牛津街、摄政街、蜡像博物馆等。
(1)伦敦塔(Tower of London)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位于泰晤士河北岸。1078年,“征服者威廉”为防卫和控制伦敦城,开始在伦敦城东南角的塔山上建造这座城堡式建筑。它曾作过堡垒、王宫、监狱、皇家铸币厂和伦敦档案馆,现在是王冠、王袍、兵器和盔甲陈列馆。塔内最古老的建筑是白塔,也称大塔或中央要塞,位于伦敦塔中心,是一座诺曼底式建筑,高 27.5 米,四角建有塔楼,四周有内外两层的多座防御性建筑。白塔内层有 13 个塔,外层有 6 个塔和 2 个棱堡,最外层的四周凿有护城壕。伦敦塔内的圣约翰教堂是伦敦现有教堂中最古老的一座。伦敦塔内的皇家珍宝馆展出了 17 世纪以来英君主镶满宝石的皇冠、权杖等国宝,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戴的镶有 3000 颗宝石的王冠和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戴的镶有重达 109 克拉大钻石“非洲之星”的王冠。兵器馆展出历代王族所使用的各种武器、盔甲和战袍等。
(2)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王室成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国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它位于在西伦敦的中心区域,东接圣詹姆斯公园,西接海德公园,1703 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因此而得名。1761 年英王乔治三世买下作为王后住宅,1825年被英王乔治四世改为王宫,从 1837 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起,正式成为王宫,以后英国历代君王都在此居住。1913 年按意大利风格改建,为四方形建筑,内有宴会厅、典礼厅、音乐厅、画廊、图书馆、皇家集邮室等 600 多个厅室,收藏着许多绘画和家具,宫内还有一个面积达 16.2 万平方米的御花园。现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官邸,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女王在宫内时,屋顶升王室旗帜,外出时升英国国旗。如今,女王外出时,白金汉宫向游人开放。
(3)威斯敏斯特宫(Houses of Parliament)又称为英国议会大厦,位于伦敦白厅大街南端的泰晤士河畔,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之一。是伦敦,乃至英国的标志和象征。11 世纪中叶,由英王爱德华一世修建。此后 400 多年间一直是英国的主要王宫。1547 年开始成为议会所在地。1834 年被大火焚毁,1840~1857 年重建。1941 年遭纳粹空军轰炸,部分建筑物被摧毁,战后又按原样修复。此宫占地 3.2 公顷,正门朝西,主体建筑是前后 3排宫廷大楼,两端和中间由 7 座楼相连。宫西和东北角,各有一座式样不同的高楼塔。前者称维多利亚塔,石结构,高达 100 米,供存放议会重要文件档案之用,塔楼下部为皇门,是英王到议会时专用。后者为方塔,是一座钟楼,高 95 米,著名的“大本钟”就安放于此。大本钟建于 1858 年,由当年负责工务的专员本杰明爵士监制,故名“大本”。该钟重达 14吨,钟盘直径 7 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 2.75 米和 4.27 米,钟摆重 305 千克,每走完 1小时,均会发出深沉而铿锵的报时声,全城可闻。
(4)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华人习称西敏寺。是英国伦敦著名教堂,位于议会广场西南侧。始建于 1050 年,为英王爱德华下令修建,现存的教堂为 1245 年亨利三世时重建,一直到 15 世纪末期才告竣工。教堂的平面图为拉丁十字架形,全长 156.35 米,南北翼廊 61.8 米,主堂宽为 11.6 米,高 31 米。双塔高达 68.6 米,嵯峨高耸,柱廊恢弘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从 1065 年建成后一直是英国国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这里墓室、纪念碑林立,又荟萃了大量的英国著名的历史文物,堪称是英国的“历史博物馆”。内有 20 多个历代国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哈代等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墓地。教堂内还包括若干为死去的君主建造的小教堂,其中重建于 1557 年的圣爱德华小教堂内,有著名的英王加冕宝座,原是古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宝座下有一块被称作“斯库恩”的圣石为英国国宝。建于 1503 年的亨利七世小教堂,其装饰的华丽与精美被认为是“所有基督教国家中的至美之所”。附近是献给在“不列颠之战”(1940 年秋季发生的英德空军之战)中牺牲的皇家空军战士的小教堂,其彩色玻璃窗上绘有当年参战的 68 个空军中队的队徽。另外,在建于 11 世纪的地窖里有教堂博物馆,陈列有国王、王后和贵族们的葬礼中放置在无盖棺材中供人凭吊的雕像。
(5)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称不列颠博物馆,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立博物馆。与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位于伦敦大罗素广场旁边。建于 1753 年,占地约 13.5 英亩,馆内陈列着 900 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品。该馆原由全国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出版物与绘画收集博物馆 3 部分组成。1973 年,图书馆部分与英国其他图书馆合并组成英国图书馆,在组织上与大英博物馆脱离,但仍在大英博物馆内保留四个图书室和阅览厅。马克思曾在这里刻苦攻读,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和抄录了大量资料。马克思读书时使用的座位至今尚存。
博物馆内的埃及文物馆,陈列着 7 万多件古埃及的各种文物;希腊和罗马文物馆,陈列着各种精美的铜器、陶器、瓷器、金币、绘画以及许多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型石雕;东方文物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馆内还有西亚文物馆、英国文物馆、金币徽章馆、图书绘画馆等。除大英博物馆外,伦敦还有著名的科学博物馆、国家画廊等文化设施。
(6)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Royal Observatory)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是海上船舶顺着泰晤士河进入伦敦港的必经之地,有“伦敦咽喉”之称。15 世纪 30 年代英国摄政王罗斯特公爵(汉弗莱)在该处山巅建立了一个瞭望塔,用来窥视进入伦敦的船只。1675 年英王查理二世在位时将瞭望塔改为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1884 年,国际天文工作者在华盛顿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以此为起点,计算地理上的经度。并以格林尼治为“世界时区”的起点,据以校对标准时间。
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 1948 年迁至伦敦东南部苏塞克斯的赫斯特蒙苏。天文台原址改为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陈列英国早期各种天文观测仪器、天文时钟、天象图和航海图。在子午馆内,有一条镶嵌在大理石中间的铜线,就是表示划分地球经度的本初子午线,铜线两边,分别标着“东经”和“西经”字样,凡到此观光的旅游者常常脚踏铜线两边拍照留念,以示身跨东西两半球。在天文台大门外的砖墙上,镶有一只 1851 年安装的按 24 小时走字的大钟,至今世界各国仍以此为准校对本国时间。
2.爱丁堡(Edinburgh)
爱丁堡是英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苏格兰的首府,也是英国主要的金融和文化中心。位于苏格兰北部福斯湾南岸。因公元 7 世纪诺瑟布瑞国王爱德温而得名。1329 年建城,1437~1707 年为苏格兰王国的首都。
此城依山傍水,地貌多姿,风光绮丽。虽地处北纬 56°,但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夏秋两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古代宫殿、教堂和城堡点缀其间,文化遗产丰富,是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爱丁堡的自然景色和优雅的建筑为其赢得了“北方雅典”的美称。在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爱丁堡的老城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王子街公园将爱丁堡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老城,街道的一些地段的路面为石子镶莰,街旁建筑仍保持古代风格。中心街道沿通往古城堡的小山脊上修建。城堡山海拔为 135米,三面峭壁,一面陡坡,沿陡坡拾级而上即达城堡。城堡居高临下,可北望福斯湾,地势十分险要。古堡城墙上摆着的古炮,口径之大,可容人钻膛而过,城堡中有军事博物馆,收藏了从中世纪到 19 世纪末的各类实物,展现了欧洲兵器和军服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其中有历代苏格兰王朝国王的王冠、权杖、宝剑等。古堡下的王子街公园占地广阔,杜鹃、蔷薇等奇花异卉满园,尤以用鲜花镶成的终年不停的巨型花钟著名,可同日内瓦湖畔的花钟媲美。北部为新城,始建于 18 世纪,这里各种现代建筑琳琅满目,并且名人辈出,市内耸立着各种纪念碑以及他们的旧居。司各特纪念塔高 67 米,是 1844 年为纪念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沃•司各特而建,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中间尖顶耸立,宏伟雄壮,塔内中央是座司各特全身大理石雕像,四周装饰 64 座小雕像群,为司各特作品中的代表人物。到达顶端有287 个台阶,可眺望爱丁堡全城。
3.利物浦(Liverpool)
利物浦是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港,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墨西河河口,与爱尔兰隔海相望。12 世纪这里还是一个渔村,15 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与爱尔兰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17世纪末和 18 世纪贸易扩大到西印度群岛,19 世纪 40 年代轮船出现以后,航运更加繁忙,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港。
皇家利弗大楼、丘纳德大楼和码头办公大楼为利物浦市内著名的三大路标。墨西赛德郡博物馆内的水族馆、港口发展馆、造船历史馆等也反映了这个海港城市的特色。市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两座风格各异的现代化教堂建筑:一是英国国教利物浦教堂,它是英国最大的哥特式红砂石建筑,纵深 204.5 米,其教堂翼廊设计奇特,彩色玻璃,装饰华丽。1904 年奠基,工程先后被两次世界大战所中断,1951 年始闻教堂组钟的奏鸣声,于 1978年建成;二是罗马天主教大都会教堂,原计划建成一座仅次于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后因工程费用和战事影响,未能如愿。现在完成的建筑为一大圆锥形大厅,上立一尖细的高塔,钟楼和小礼拜堂分建在主楼两侧,造型对称,周围呈绿色。主楼的黄色灯光与高塔的彩色玻璃相掩映,色调明快素雅,1967 年举行完工后的奉献式。此外,1854 年建成的圣乔治大厅,堂皇宏伟,被称为希腊罗马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厅内由 16 根科林斯式圆柱构成的柱廊,高约 18.3 米,池座是用 2 万块瓷砖和条石镶嵌而成。市政厅建于 1754 年,其大舞厅的每台枝形吊灯,长 8.5 米,由 2 万颗水晶连缀而成,重 1 吨多;其圆形穹顶上有象征智慧、工艺及战争的女神米纳瓦的画像。1873 年建造的沃克艺术陈列馆藏有包括前拉斐尔派的绘画,其中有利物浦出生的动物画家乔治•斯塔布斯的《受狮子恐吓的惊马》以及大雕刻家罗丹和勒努瓦等人的雕塑。城内罗德尼街 62 号是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4 次担任首相的格拉德斯通的故居。“巨穴夜总会”是对西方流行音乐起过巨大影响的“甲壳虫乐队”诞生地。
4.曼彻斯特(Manchester)
曼彻斯特是英国中部地区城市,有“工业革命故乡”之称。兴起于 13 世纪,以纺织工业闻名于世。18 世纪中期,这里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开始了从纺织业发轫的工业革命。19 世纪曼彻斯特进入鼎盛时期。1830 年,联结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铁路通车。1894 年通航运河落成,使这个原为内陆的城市一跃成为英国第三大港。市内著名建筑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建造的市政厅,这一哥特式建筑,钟楼高 85.8 米,厅内有当地名人塑像;原为棉花交易所的皇家交易所,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楼厅,屋顶是 3 座由大理石柱支撑的玻璃圆顶,已于 1976 年改为剧场;曼彻斯特教堂,是 15 世纪哥特式建筑,1868年增建了尖塔,造型庄严肃穆,教堂内 16 世纪的木雕尤为名贵;中央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市立图书馆之一,藏书 900 万册,这座圆形建筑物有古希腊科林斯式圆柱和图斯肯式圆柱的柱廊,馆内莎士比亚厅的彩色玻璃窗上绘有剧作家本人和他创作的角色的画像。
5.牛津(Oxford)
牛津是英格兰南部的文化古城,与剑桥一样是驰名世界的大学城。位于伦敦西北恰尔韦尔河与泰晤士河交汇处。始建于 10 世纪,有“英国雅典”之称。牛津的英文意思是“牛可以趟水过河的地方”。现在的牛津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制造汽车为经济主体的现代工业城,另一部分则是牛津大学所在地。牛津大学几乎占城区一半,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1168 年创办,1214 年任命首任校长,13 世纪后期,发展为学院体制。众多学院建筑中,默顿学院的建筑最为古老,莫德林学院的钟楼最为有名,它全部用大青砖砌成,有十几层楼高,楼顶有 8 座尖塔,巍峨肃穆,楼内有 10 口铜钟,相继鸣响,组成一曲动听的音乐。登上莫德林学院钟楼的塔顶,可俯视牛津大学乃至整个牛津城。恰尔韦尔河绕塔外流过,潺潺流水抒发出优雅的低鸣。牛津的市容反映了英国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传统和古老建筑的不同流派。市内有圣迈克尔教堂的萨克森人塔楼、诺曼人碉堡和城墙遗址以及在埃夫莱的诺曼人教堂等古迹,故英国有“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的谚语。牛津多塔状建筑,又有“塔城”之称。